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04-0812阅读0评论采柑人

广东那旮旯,陈皮的价格比金子还高。一提到梅江陈皮,当地人那眼神,跟见了宝贝似的,闪得跟星星似的。可你要是问他们具体在哪,他们只能苦笑两声,一脸无奈。

梅江皮为啥这么贵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梅江村种柑橘的历史已有三百年,那儿的陈皮成了港澳老板的心头好,当宝贝似的收藏。2000年之后,市场开始对产区进行细分,梅江村直接成了神一般的存在。如今,村里能种柑橘的土地不足百亩,比大熊猫的栖息地还要稀少。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老梁那家伙是咱村儿的账房先生,他跟我吹牛说,2019年那时候统计下来,整个村子还没被征走的橘园总共加起来不到80亩地。开发商那点拆迁费,顶多能买一卡车普通的陈皮,想买一斤正宗的梅江皮?门儿都没有。

塞口围的最后一战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梅江那片地儿,塞口围算是最顶级的了,现如今只剩那么几小块地。老陈在那儿硬是撑了20年,你说他这日子过得,浇水都得靠矿泉水瓶,那灌溉渠早被他盖成楼了,都没水用了。

村里的小伙子们都忙着学拆房谈价,就老陈一个人埋头研究怎么防虫。他那片柑橘树去年被偷了三棵,摄像头里头看,是个开宝马的干的,估计是拿回家当花盆里的宝贝了。

路边摊的魔幻现实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梅江村口那块儿现在最火的是个叫“路边柑场”的地儿,说白了就是几棵歪七扭八的树围了个小栅栏。11月份刚开业那时候,挂了个“正宗梅江皮”的牌子,愣是把不少外地游客给骗过去了。

这老板买了一大堆“梅江皮”,结果一看产地,居然是广西。他去找摊主理论,那摊主还挺横:"现在梅江哪还有地种柑橘?我这儿不就是在帮你们实现梦想,懂不懂?"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拆迁队VS陈皮帮

阿强这小子以前是种柑橘的,现在摇身一变,成了开挖掘机的。拆自己的柑橘地那时候,手抖得跟筛糠似的,可一看那工资单,又狠了狠心。现在,他成了开发商的得力助手,专拆陈皮村,一个月能赚三万块。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村里那帮种柑橘的老头儿拉了个“护柑小队”,在自家的那点地里安了10个摄像头。有一次,他们抓了个半夜偷土的家伙,一问,原来是隔壁那栋楼的销售员,人家说梅江的土能让他们那楼盘的房价涨涨涨。

新会陈皮的游击战

老农们如今把战场搬到了三江和双水,带着家传的种柑秘技继续耕耘。虽说眼前没了熊子塔,可他们还固执地宣称这儿的土壤跟梅江无异,反正游客们也分辨不出来。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礼乐镇那柑橘园的广告牌上写着“梅江正宗”,把梅江那帮村民给气炸了,他们打算组团去好好说说理。谁料想,那老板竟然就是以前梅江村拆迁办的头儿,现在改行种柑橘了。

新会梅江陈皮:新会陈皮中的标杆,堪称殿堂级存在

陈皮界的罗生门

这梅江皮市场,九成九都是假的,连那些检测机构都头大。有人说看纹路能辨真假,可没想到造假团伙竟然用3D打印技术做旧,连虫眼都做得跟真的一样,厉害得一批。

老陈去年存的宝贝被儿子给悄悄换了壳,结果价格直接飙升了十倍。老头子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,后来一打听,原来儿子用这笔钱在郊区给他买了块新柑橘地。

看了这茬,想不通,等梅江村那最后一片橙子地给铲成平地,那些存放在玻璃柜里的陈年橘皮,会不会比故宫里的宝贝还贵重?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新会陈皮知识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